为什么如今朝鲜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集体“翻脸”中国?这三个国家都接受过我们的帮助,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,不是向俄罗斯靠拢就是对美国点头哈腰。最近有个说法,说朝鲜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这三个国家,以前都受过中国不少帮助,现在却集体“翻脸”了,这三个国家最近到底干了啥,为啥会被说成“翻脸”?有人说朝鲜“靠拢俄罗斯”就是跟中国翻脸,朝鲜跟俄罗斯走近,本质是因为两国在国际上都面临西方的压力,比如美国的制裁、北约的围堵。要知道,中朝关系是从战火里烧出来的友谊,当年抗美援朝,中国出兵帮朝鲜打退美国,这份情朝鲜记了几十年。现在中国还是朝鲜重要的贸易伙伴,朝鲜需要的不少民生物资,比如化肥、药品,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支持,都离不开中国。就说去年,中朝边境的铁路重新开通,两国的贸易量比之前涨了不少,这哪像是“翻脸”的样子?再看巴基斯坦,巴美偶尔有军事合作,比如美国卖了点二手武器给巴基斯坦,可实际上,巴基斯坦跟美国的那点互动,更多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。巴基斯坦跟印度一直有边境争端,需要一些武器来维持国防平衡,而美国作为曾经的军事大国,手里有不少现成的装备,巴基斯坦买一点应急。巴基斯坦的情况复杂,它的经济已经烂到要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续命,而IMF背后是美国主导的。要拿到钱,就得对美国示好。另一方面,巴基斯坦国内的政坛也在不断更迭,不同派别对外交关系有不同的看法。对巴基斯坦来说,中国的钱和项目固然重要,但美国手里掌握着金融命脉,这让他们不得不在外交上做出妥协。柬埔寨情况又有些不同,这个东南亚小国过去在外交场合常常支持中国,但问题在于,柬埔寨也清楚,过度依赖中国会让自己在东盟内部被孤立。随着东南亚国家和美国、日本关系的升温,柬埔寨也开始向外释放“平衡”的信号,一方面继续接受中国投资,另一方面也试着和美国修复关系。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,更多是他们的小心思:既要吃中国饭,又想和美国喝汤。其实仔细想想,所谓“三国集体翻脸中国”的说法,要么是有人故意带节奏,要么是不懂国际关系的本质。每个国家的外交,都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,但利益不代表要“非此即彼”,中国一直奉行的是“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”的外交政策。从来不会要求朋友“只能跟中国好,不能跟别人来往”,反观美国,才喜欢搞“选边站”,逼其他国家要么跟自己一伙,要么就是敌人。而中国的朋友,大多是因为彼此尊重、互利共赢才走到一起,这种关系不会因为跟其他国家有正常往来就破裂。说到底,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,中国当年帮这几个国家,无论是援助粮食、基建项目,还是政治上的声援,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。但随着国际环境变了,他们要面对的生存压力和地缘格局也变了,这些国家本身都不是完全稳定的体系,国内政治斗争激烈,谁掌权就会调整外交方向,这种摇摆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。如果把眼光放宽,我们会发现,这种“被翻脸”的情况其实并不新鲜,历史上,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关系,常常经历类似的过程。判断两个国家的关系好不好,不能看它们跟其他国家有没有往来,关键看在核心利益上能不能互相支持,在困难的时候能不能伸出援手。朝鲜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这三个国家,不管跟俄罗斯、美国有多少正常往来,在关键问题上从来没跟中国“翻脸”。朝鲜在台湾问题上一直支持中国,巴基斯坦跟中国的军工合作从没断过,柬埔寨更是在南海问题上多次力挺中国。国际关系从来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更像是一盘不断变化的棋局,今天是朋友,明天可能就疏远,今天疏远,明天也可能又回来。这种摇摆,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求生存的本能,而中国的以礼相待,展现的是长久发展的大智慧,那些国家迟早会明白。